厂房内机器轰鸣,一位干练的女性正在和团队研究天车电气控制系统。她就是全国劳动模范、通化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机电修造公司检修作业区电工班班长徐凤娟。
技术创新 提升效率与效益
起于垒土,筑起巍峨。自2001年踏入电工行业以来,徐凤娟始终坚守在生产一线,二十几年如一日。从普通的操作电工成长为公司技术革新带头人,徐凤娟深知,技术是第一生产力,唯有不断精进,方能与时俱进。她勤学苦练、精益求精,独创了“徐凤娟中、高频故障维修法”,并编写了《机电设备电气故障维修实用手册》,为公司的电气维修工作提供了宝贵的解题依据和参考。
多年来,徐凤娟带领团队完成了加热炉、退火窑温控系统的设计改造,设计安装了采用变频调速的移动铣床电气控制系统,完成了热修钢包车电气系统、取样机控制系统等多个创新项目。2024年完成的龙门数控切割机床升级改造项目,填补了通钢公司在30mm以上不锈钢加工领域的空白,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自“徐凤娟创新工作室”成立以来,已累计完成自主创新研发课题45项,创效1380万元,为公司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技艺传承 培养高技能人才
“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,只有让更多的人掌握先进的技术,才能共同推动企业的发展。”徐凤娟充分发挥技术带头人的作用,带动身边职工共同提升。
她与通钢培训中心开展联合教学,将“徐凤娟创新工作室”打造成为通钢电气实训基地。她利用工作室的硬件设施,面向全公司多次开展西门子、三菱、昆仑通泰等触摸屏、PLC、变频器的程序设计、应用和故障处理实训教学课程。她因材施教,为不同学员量身定制培训方案,耐心讲解,答疑解惑。
徐凤娟还曾担任全国设备点检裁判员、首钢技能大赛命题组成员、首钢优秀教练员以及通钢公司“名师带徒”导师。今年,她还将作为教练员带队参加全国钢铁行业职业技能竞赛,为做好技术传承、培养高技能电气人才贡献力量。
创新创效 助力企业发展
在徐凤娟的带领下,“徐凤娟创新工作室”不仅在公司内部发挥了重要作用,还积极与外部企业开展技术合作与交流。她带领团队承接了多个外部企业的电气维修和技术改造项目,以专业的技术、优质的服务赢得了客户的信赖和好评。他们设计的变频调速移动铣床电气控制系统、热修钢包车电气系统、取样机控制系统等项目,不仅提高了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加工精度,还降低了能耗和维护成本,为公司节省了大量资金。
成绩不是节点,更不是终点。一路走来,徐凤娟将一项项成绩和荣誉作为“加油站”,让她在困难面前有了“我先上”的果敢和“带头拼”的底气。如今,她依然在路上,以永不停歇的脚步丈量着奋斗者的征程,用实干诠释着新时代劳动者的使命担当。
(劳动新闻记者 官思妍)
股票配资查询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